那么问题来了,
淳安县有几个入选了呢?
就让小千娓娓道来~
具有地方特色、民族特色类和近现代重要地名文化遗产:方腊洞、龙门塔
方腊洞
方腊洞位于淳安县威坪镇洞源村,据清光绪《淳安县志》载;方腊洞古称帮源洞,宋宣和二年(公元1120年)爆发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,宣和三年,方腊起义失败,为纪念方腊这次领导的农民起义,改名为方腊洞,1963年3月11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于1964年郭沫若亲自手书方腊洞三字题词,题词石碑屹立在距洞口22米处。
深据岩屋为三窟
方腊洞处在洞源村西北1公里处的九里岗山腰,洞口呈倒梯形,有三层洞穴,可容纳五六十人。因是一洞三穴,故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说方腊“深据岩屋为三窟”。
宋宣和三年(1121)四月廿四日,王禀下令搜山。裨将韩世忠由方庚带领,收买叛徒方京方寻得方腊躲藏处。方京入洞骗方腊说:“见两日相斗,天象如此,圣公其复兴乎!请公出视之。”方腊受骗出洞被俘。
龙门塔
龙门塔位于淳安县汾口镇龙门村,因坐落于龙门里龙耳山麓而得名。建于公元1595-1597年,为六面七层砖塔,塔刹已毁,残高27米。龙门塔是汾口镇的历史古建艺术精品,是浙西名镇千年人文的一大见证,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传说龙门塔为余四山在世时所建。一次,余四山回乡探亲,见家乡的龙耳山重峦叠嶂,风景宜人,想到自己将来得有个归宿,因此动了“自营寿域”念头。他在龙耳山下选中这块负阴抱阳,背山面水的墓地。
墓址后面有主峰来龙,左右有次峰护卫,山上林木葱郁;前面有弯曲的溪水常流,对面还有一个对景案山。墓前再开一座月牙形池塘,如此“气穴”正好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,地势平坦而又具有一定的坡度,不愧为风水宝地。
坟墓建好后,他仍感美中不足,缺少高耸的气势,于是就在墓后的龙耳山坡建造了此塔,为他的坟墓增加雄伟气势。
龙门塔的塔基用条石砌筑,上为砖刻须弥座。一至三层为五叠行,四至六层为四叠行,七层为三叠行。第一层开一拱卷形塔门,第二至第七层各面均以拱券形窗龛相间,踏道夹于内外塔壁之间,宽64厘米,可盘旋而上,直至顶层。各层均有呈六面(角)形的小屋,登高倚窗可眺望村庄、田野、山色。塔身外面各层均筑有飞檐、翼角起翘,腰檐采用菱角牙于叠涩出桃。
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文化遗产:方塘
方塘
方塘位于淳安县姜家镇郭村,所建年代据《江氏统宗谱》载:“吾境赢山郡北佳山水,熙宁年间詹公构书院,于其岗下凿池引泉名方塘”。宋淳熙八年(公元1181年),著名理学家朱熹访詹仪之,往来论学于此。他的那首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,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的名诗,便产生于这里。
方塘系一用卵石砌成的方形池塘,内植荷莲。据有关方面反复测量,面积恰恰半亩。人们无不对前人的计算精确度叹服!塘侧今存一鉴亭,壁中砌有“咏方塘诗碑”,可供观赏。
方塘旁就是瀛山书院,书院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,初名“双桂堂”,是当时文人学士云集之所,1982年淳安县人民政府正式行文,将瀛山书院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来源:杭州民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