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,2019中国·雷山苗年非遗展演活动启幕,正式拉开为期十五天的贵州雷山苗年文化活动秀。13万苗族群众汇聚素有“苗疆圣地”之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,共庆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
“苗年”是苗家人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,是当地集庆祝收获、祭祀祖宗、感恩天地为一体的隆重节日。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,农历十月是一年中农耕稻作的结束,田土中所产的果实均已收获归家入仓。同时,苗族是一个敬祖崇宗、敬畏自然的民族,果实的收获是祖宗的护佑和天地神灵的恩赐所得。于是苗族选于农历十月上中旬的卯日过苗年。
雷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2014至2018年,贫困发生率从28.2%下降到1.9%。2019年4月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雷山退出贫困县序列。今年的活动,以“战胜贫困感党恩·庆贺丰收过苗年”为主题。
2019中国·雷山苗年非遗展演活动由12个巡游方阵组成,其中有移民搬迁脱贫方阵、非遗方阵,雷山特产方阵、斗牛方阵等,集中对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脱贫攻坚成果进行展示。
下午13时,巡游正式开始,雷山县脱贫攻坚成果与13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一一亮相街头。苗家儿女,个个头戴银冠,发髻插银梳,耳配银耳环,颈戴银项圈,腰捆银围腰链,下身着苗家五节群,脚穿苗家绣花鞋,一身华丽装扮,展示着苗家精美的服饰文化,五谷丰收展示。在浩浩荡荡的队伍里,他们手执各种民族音乐器具,或敲敲打打,或载歌载舞,沿着县城街道徐徐前进,有动有静,有跳有唱,场面极为壮观,尽情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,街道两旁上万观众围得水泄不通,热闹非凡,让前来雷山的国内外记者游客陶醉,大家纷纷拿起手机、相机、摄像机记录每个精彩瞬间。
巡游队伍经过两小时5公里的路程后来到县文体广场进行集中展演,千人盛装、万人同庆,表演内容丰富多彩,亮点纷呈,集合了全国各地独特的苗族文化风情,全方位的展示苗族文化内涵,为世界各地的游客献上了一份苗族文化的视觉盛宴。
今年的雷山苗年从11月1日开始至15日结束,开展包括非遗展演、脱贫攻坚成果摄影展、千人长桌宴、苗歌大赛、茶艺大赛、芦笙舞乐大赛、“苗岭斗牛”大赛、万名姑妈回娘家、自行车赛等14项大型活动。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城、木鼓广场、铜鼓广场、西江盛典剧场以及100多个村寨举行。
作为全球首部苗族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《西江盛典》,将是今年苗年开幕的最大看点。《西江盛典》以苗族5000年历史为背景,由 、祖·英雄、魂·跋涉、梦·家园、尾声·歌”五幕场景组成,依托大塘景区原始苗寨风貌和周边的自然景观,通过全息山体投影、灯光、舞美、造型、实景布景等与舞蹈的编创设计融合,配合可容纳2520名观众的360度可旋转风雨桥观众看台,演绎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,展示出一部苗族人民守护家园的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。《西江盛典》融合了大量的苗族特色,有苗族建筑、农耕、历史、民风民俗等元素,包括三大舞:铜鼓舞、木鼓舞、芦笙舞;三大歌:苗飞歌、别福歌(苗族叙事史诗)、游方歌;三大节:爬坡节、吃新节、鼓藏(苗年)节;三大赛:斗牛、斗鸡、斗鸟;有三大传统手工艺:银饰、蜡染、刺绣等。
雷山县是中国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之一,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%,素有“苗疆圣地”之称,被誉为“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”,拥有苗年、苗绣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苗年是雷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从2000年开始,雷山连续举办苗年文化活动至今,坚持用自己的“土编导”“土专家”“土演员”来举办苗年活动,苗歌、苗舞、苗绣、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表演等“非遗”文化,得到了展示和传承。
雷山坚持“静态保护,活态传承”理念,积极将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,先后修建雷山银饰刺绣博物馆、西江苗族博物馆、郎德非遗博物馆等,并建立了20个“非遗”传承基地,活态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雷山苗年已成为该县的一张烫金文化名片,已成为推动该县文化、旅游、经济三丰收的助推器。2019中国·雷山苗年由雷山县苗学会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、西江盛典公司主办。